保健品大打“植物战” 植物提取物出口攀升
2013.11.13 09:22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植物提取物出口额高达3.3亿美元,占中药商品出口额的47%,而美国多年来一直排在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第一的位置。
据了解,植物提取物行业是一个迅猛发展的朝阳产业,在中国的中药材出口领域,植物提取物近年来迅速蹿红,出口增长率远高于传统中药材,这一切都与越来越多国家开始青睐营养保健品有关。
以美国为例,在中美双方中药贸易中,主要部分是我国对美国的提取物出口。我国对美国出口的最大宗植物提取物产品是甘草提取物,包括甘草浸膏、甘草酸盐等甘草制品。美国营养保健品消费市场规模庞大,而且这一市场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而受农民种植习惯和生产成本等因素影响,美国的药用植物产量仅能满足其生产需求的25%,其余的原料药都是依靠进口。
中国的植物提取物进入国际市场后,部分提供给当地作为植物药或是饮食增补剂,部分还可能被加工成附加值更高的“洋中药”转回国内销售。“像银杏的植物提取物保健品,在国内外现在都逐渐开始红火,德国在这方面发展很快,有的企业全年处理的银杏叶原料总量就达到800吨。”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
但业界人士也对此指出,在植物提取物保健品这一新兴领域,中外企业厮杀激烈,可谓贴身肉搏,而中外的优势也大为不同:“很多外资巨头在技术、专利上颇有优势,因为中药材产品还是较为敏感的,而外企往往能在提取分离工艺、产品作用机制以及安全评价等方面走在前头,这刚好是国内药企的主要劣势;但我国中药企业则有着‘地利’优势,可惜的是,目前中药企业在国外‘闯关’还是颇为不易。”他表示。
叶贤锋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