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杜邦技术封锁 六企业启动氯化钛白项目
2014.12.30 10:39国内的氯化法钛白出现“人丁兴旺”的局面。日前,据钛白粉业内统计,国内已经有6家企业掌握了氯化法钛白技术,并启动了氯化法钛白项目建设,结束了锦州钛业独行十余年的历史。
氯化法是将金红石或高钛熔渣粉料与焦炭混合后进行高温氯化生产精四氯化钛,精馏、除钒后,进行高温氧化,分级、表面处理,再经过滤、水洗、干燥、粉碎得到钛白粉产品。而硫酸法是将钛铁粉与浓硫酸进行酸解反应生产硫酸亚钛,经水解生成偏钛酸,再经锻烧、粉碎即得到钛白粉产品。
多家公司掌握氯化法
硫酸法进退两难
“国内钛白粉预计2020年需求将达到四百万吨。硫酸法钛白生产全国产能比重很大,氯化钛白的生产线也有,但是原料全部是国外进口。”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表示,如果氯化法钛白生产线原料要靠进口,则意义不大。
技术专家认为,虽然国内打通了高温碳化,低温氯化技术制造钛渣的技术,为氯化法钛白提供原料,但是成本无竞争力。
多家钛白粉企业认为,原来主管部门认为硫酸法钛白的固废处理对环境污染比较大,其实这个固废比起氯化钛白小得多。过去几年硫酸法钛白项目是属于限制发展类,这几年有所松动,现在只要符合环保要求,能耗、水耗达标,也不再限制了。
(孙亚敏 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