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化学

作为洪大集团四大核心业务之一,纺织化学业务在经历了二

材料化学

自2001年起,洪大集团就一直以鲜明的特色和专业的服务活

生物制药

公司在生物制药方面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地提升,产品种类包

树脂添加剂

公司的添加剂业务覆盖研发、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公司

迈向COP28: 石化化工行业“双碳”发展正当时

2023.11.30   11:03

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各国共识,即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标志着国际社会的碳中和之路将正式启程。石化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面临着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大的现实情况。近年来,石化化工行业结合自身实际,正在探索碳达峰碳中和的方向和路径,将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挑战转换成行业新动能、新机遇。

  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占全球GDP 90%以上,特别是像中国、美国、欧盟这些大经济体提出减碳目标以后,科学合理的减碳路径当仁不让地成为各个行业发展建设、市场投资等非常重要的新兴规则。

双碳推进初见成效

  据中国石化联合会专家翁慧在国际石化大会上的报告,我国石化化工行业的代表型企业主要针对包括产业结构调整、能效提升、能源结构调整、资源回收利用及末端碳捕集和封存等领域进行布局,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产业结构调整

  202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就明确要求,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2022年,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到2025年,减油增化取得积极进展,新建炼化一体化项目成品油产量占原油加工量比例降至40%以下。近年来陆续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等政策文件,都在加快推进落后产能出清和高端产品发展。

  根据中国石油规划总院的报告,2021年,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汽柴油收率分别较2017年下降2.7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随着一批民营炼化一体化项目逐步投产落地,炼化一体化企业的汽柴油收率明显低于传统地方炼厂,2022年地方炼厂的汽柴油产量与上年相比下降9.3%,在全国产量中的份额下降1.7个百分点,标志着我国炼厂从燃料型向原料型迈出一大步。

  (二)能效提升

  据悉,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中国石化联合会正在配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开展石化化工行业37个重点产品的能源消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对照行业能效基准水平和标杆水平,相较之前发布的标准值有很大的提升,对于企业能耗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上海等地区已经针对乙烯产品设立了碳排放的管控标准和指标,浙江的诸多园区正在探索园区层面的减污降碳协同模式。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炼油、乙烯、合成氨等行业期望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的行动目标。

  (三)能源结构调整

  在原料替代方面,目前我国乙烯产业正在从原油裂解向轻质原料替代方面布局,也在开展氢能利用,尤其是工业副产氢的原料替代以及生物质方面的能源结构调整。在燃料替代方面,目前国内大部分电气化在热泵等动力装置替代,工艺过程的电气化还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国际上巴斯夫、林德、沙特基础工业等公司都在联合开展相关的项目。

  (四)资源回收利用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制造、消费和出口国,同时我国的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产能和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废旧塑料化学回收是实现塑料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之一,中石化、万华化学等一批企业正在努力打造适用于不同塑料种类、不同来源的废塑料高值化利用技术。同时,石化化工行业也正在推动与建材、冶金等行业耦合,提高工业副产石膏、电石渣、碱渣、粉煤灰等固废综合利用水平。

  (五)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

  CCUS作为目前唯一能够实现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化利用的减排技术,受到以三桶油为首的石化化工企业的关注和重视:中石油大庆油田的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已运用多年;有炼化优势的中石化投产了全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擅长海上油气开发的中海油尝试在海上进行二氧化碳封存。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统计,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投运和规划建设中的CCUS示范项目已接近100个,其中已投运项目超过半数,具备二氧化碳捕集能力约400万吨/年,注入能力约200万吨/年,分别较2021年提升33%65%

碳市场扩容研究紧锣密鼓

  碳排放交易制度通过市场机制,激励减排主体选择最具有成本效益方式,进而能实现全社会最小减排成本。目前,国际上有近30个正在运行的碳市场,覆盖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17%,占全球GDP50%以上。

  我国从2011年起陆续建设试点碳市场,2021年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如今已经运行了两年,初步建立了涵盖配额分配、MRV、交易管理、配额清缴、监管执法、信息平台为一体的全流程体系,积累了碳市场运行的经验,也进一步提升了碳排放数据的质量管理和信息化程度。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14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4亿吨,累计成交额110亿元。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全国碳市场启动两年期间运行稳定,已具备扩容的市场条件。

  无论从全国碳市场运行的经验,还是上海、天津、广东等试点碳市场石化化工企业履约的情况,碳交易市场在促进企业碳减排管理、激励企业加大减排投入都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仍存在市场规模小,灵敏度和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另外,根据十四五发展的测算,我国仍存在碳排放剩余空间跟GDP巨大增长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在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碳市场扩围具有非常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根据生态环境部的公开信息,20235月,我国正式启动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专项研究;在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的组织和主持下,6月和9月分别召开了两次石化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会议,重点讨论了基于产品的配额分配与核算边界匹配性、排放设备和装置的规范性界定、排放量核算范围、配额分配方案等重点议题,标志着我国石化行业碳市场扩容工作正在进行中。

企业亟需明确减碳路径和产品碳足迹

  如今,碳标签热潮正从消费品企业蔓延,包括阿迪达斯、联合利华、苹果等多个行业知名品牌宣布将为旗下产品引入碳标签,或者已经公布了部分产品的碳足迹数据。产品碳足迹是全生命周期所产生的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汇总,包括生产、加工、分销等阶段以及原材料,也就是范围三的碳排放数据。石化化工行业大多数终端产品的原材料供应商,行业企业的有效、可持续、经济可行的减碳路径将成为未来供应链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

  科思创上海一体化基地减碳进行时。通过结合市场的产业转型、工艺优化提升能效和全面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三个方面发力,根据科思创集团副总裁、亚太区HSEQ负责人、上海一体化基地副总经理吉文斌的介绍,2021年科思创上海一体化基地单位产品碳排放下降了69%。绿电采购是关键的减碳路径,2022年科思创上海一体化基地绿电占用率超过了30%2023年目标达到50%,广州以及顺德基地完全实现了百分之百绿电供应。

  巴斯夫深耕透明快速的产品碳足迹计算。通过内部开发的数字解决方案SCOTT,巴斯夫能够在1小时之内计算出其在全球销售的约45000款产品的产品碳足迹。通过采用自身生产装置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原始数据,以及所采购的原材料和能源的高质量平均数据,SCOTT方法核算系统可以完成高透明度、多种产品组合和资产组合的碳排放计算。

  美利肯通过技术革新使减碳有利可图。产品商业价值的提升是企业自主参与到减碳行动中的关键因素,美利肯正在探索通过使用添加剂和材料替代使新工艺产品碳排放更低的同时性能更好,价格更高。比如通过添加剂的使用,大幅度降低了聚合温度,减少成本和碳排放;通过材料替代,将PX转为PP,降低材料使用量从而间接减少碳排放。

数字化工具将发挥重要作用

  无论对于企业还是行业的减碳,准确、易得的碳排放数据是一切的核心和基础。充分利用一些智能化数字化手段提供石化行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协同共治的综合效能。

  数字化工具帮助企业摸清碳家底。运用数字化手段可以高效、精确地采集到原始基础数据,同时进行数据的展示、表达和分析,相比于传统的手工抄表方式效率更高,数据准确可信度高。

  数字化工具帮助企业实施减碳路径。运用数字化的流程模拟工具可以非常精准测算到在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中,每个工段产生的碳排放,协助企业做出工艺效率研判,从而提高企业运营水平。

  数字化认证核查工具赋能行业碳市场。数据的使用包括5个维度:数据采集、储存、分析和管理,还有非常关键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保真和加密的技术。运用区块链的技术来保证碳数据真实可查,避免漂绿,是行业碳市场公平有效透明的重要监管手段。数字化工具还可以将实时采集数据在行业碳市场平台集中处理、履约和管理,将碳数据、碳管理和碳服务数字化集成,协助碳减排得到更好的落地和实施。

  数字交换平台融通产业链碳数据。石化化工行业原料配比丰富、产品组合多,需要合规、可信的数据交换平台,能够有效进行范围三的产品碳足迹的数据分享和交换,联通供应商数据对接渠道,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并且在碳排放数据的传递中加入区块链技术,便于第三方核查,将对专业、高效的产品级碳核算实践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目前石化化工行业双碳行动正当时: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与引导下,石化行业碳市场扩容稳步推进;行业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和实际情况,从不同路径展开减碳行动……面对COP28,面对低碳发展的新要求,行业正在有准备地迎接挑战。

  (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转自《中国化工信息》作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国际交流与外企委员会 杨丹琪 朱良伟


上一篇:推动医用聚碳酸酯国产化——记万华化学入围首批生物医用材料“揭榜挂帅”项目